“同學們,這款紅茶來自遵義,遵義會議、四渡赤水的故事就發生在那里……”
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暑期托管班的一堂黨史課上,孩子們在社區教師帶領下,不僅品味了紅茶,更把革命故事牢記心里。
據悉,由上海市教委主辦的上?!皭坌氖钔邪唷庇?月5日開班,至8月13日結束。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,共開設辦班點543個,其中學校場地辦班407個,實現全市所有街道、鄉鎮全覆蓋,惠及學生近4萬人次。
不光在上海,“暑期托管”在全國多地都成了熱詞。教育部7月初發布《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》,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,滿足廣大家長需求,解決學生暑期“看護難”的問題,引導和幫助孩子過一個安全、快樂、有意義的假期。
通知下發后,多地迅速響應、積極行動,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并實施托管方案。
做手工、看電影、玩游戲、體驗藝術……今年暑假,四川成都蒙彼利埃小學校園內充滿歡聲笑語。
這是該校首次開設暑期托管班,除了輔導作業外,還開設體育、話劇等課程。參加托管班的近200名小學生大多來自“雙職工”家庭,托管時間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,收費標準每人每天39元。
除利用學校教學場地之外,成都積極盤活青少年宮、社區、園區等各類場地資源開展暑期托管服務。為豐富課程內容,教育、文明辦等部門聯動,統籌用好紅色教育基地、博物館、文化館等社會教育資源,讓學生們在玩中學、學中樂、樂中思。
而在浙江寧波北侖區,當地政府建立起小學、幼兒園和社區“三位一體”的暑期托管服務體系:在該區10個街道共開設75個社區假日辦班點,接收超過3000名學生;在27所小學、九年一貫制學校開設暑期托管班,接收1500余名學生;在各類幼兒園開設231個班級,托管5600余名幼兒,為上萬戶家庭提供優質、普惠的暑期托管服務。
事實上,在今年教育部發文鼓勵興辦暑期托管班之前,已有多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服務實踐活動。
三亞市吉陽區自2017年起開辦公益暑期托管培訓班?!笆钇趯W校校舍閑置著,而孩子們又無人看管,能否將這二者結合起來,起到1+1﹥2的作用?”三亞市吉陽區教育局負責人表示,當地外來務工人員較多,暑期沒有時間照看孩子,為此有很強的托管需求。
開班5年來,托管服務深受家長們歡迎。為滿足更多家長需求,吉陽區暑期公益托管班規模逐年擴大,托管覆蓋范圍也越來越大,參與托管的學生人數已從第一年的600人,增加到今年的2600多人。
成都市武侯區則從2012年起就組織了暑期公益托管,至今已持續10年。今年轄區里的30個社區為6歲至12歲青少年提供為期4周的托管服務,費用全免。暑期公益托管費用由區財政補貼支持,按每名學生100元的標準撥付,并為志愿者提供交通補貼、購買青少年人生意外保險等。
為了盡可能給孩子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暑期托管課程,多地教育部門引入社會組織和志愿者精心設計課程。
以三亞吉陽區為例,5年來暑期公益課堂內容不斷豐富,從2017年的7門課程增加至今年的16門課程,涵蓋書法、科技、美術、足球、音樂等,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、在學習中提升。
據介紹,參與當地托管服務的志愿者主要是“候鳥”老人、在校大學生、培訓機構工作人員,其中以在校大學生為主力。學校主要提供教學場地,志愿者服務費、餐費、水電費、意外傷害險等均由當地財政承擔。
在上海,相關政府部門、企業、社會組織等協同合作,為暑托班提供超過80000課時的公益課程: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主題,開發了《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上?!纷鳛椤伴_班第一課”;結合疫情防控,開發了衛生健康專題課程;結合美育需求,設計了《音樂之聲》《經典動畫影片賞析》等課程。
“大手牽小手”是上海暑托班另一特色。今年暑期上海共招募超過12000名學生志愿者,確保暑托班按師生1比5的比例配備帶班工作人員。志愿者、上海電力大學大二學生徐暢說:“暑托班不僅讓孩子快樂、家長安心,對大學生來說也是社會實踐的好平臺,能讓我們更加貼近社會、走進基層?!保ㄓ浾哂嗫〗?、吳振東、吳曉穎、趙葉蘋、顧小立)
文章來源于:新華網